时间:2022-09-18 14:00:43 | 浏览:1959
红网时刻10月8日讯(通讯员 马力 张先勇)“感觉像做梦一样,住了大半辈子的木屋,如今竟住上了小洋房,四周都是好风景,太幸福了!”10月7日,在武冈市迎春亭街道荷塘村的村民统筹建房区,20栋40户古香古色、整齐划一的两层小楼整齐排列,脱贫户王诗明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感慨万千。
荷塘村是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位于武冈机场南端,距市区8公里,有1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62户2432人。但在2015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用当地人的话说,老荷塘就是个鸟都不生蛋的地方,扒开茅草才见路,外面的姑娘都不愿嫁进来。自然条件恶劣,到处是山,人畜饮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和少量的山泉水,稍遇干旱,就要到数里外的地方“借”水。当地群众以种水稻、玉米,养猪、鸡、鸭为主,村民出行靠双腿,运输靠肩挑手提,收入微薄,属于深度贫困村,2014年被列为省级“十三五”贫困村。
说起以前村民的出行问题,老村支书朱祥华始终记忆深刻,“以前村里只有两条‘U型’山路可以出村,水田基本都在山脚下,到了水稻收割的季节,就得凌晨三点起床,来回走10多里山路担谷回来。”
在2015年武冈机场建设之初,武冈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开发式扶贫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核心,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商品生产和经营,推进荷塘美丽乡村建设。勤劳的荷塘人积极响应,家家动员、人人参与,发挥大干苦干精神,努力打造美丽乡村,一幅幅政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的建设场景不断在荷塘村上映。
如今,都梁古街、都梁书院、村民统筹建房一期拔地而起,荷塘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景观园林区尽收眼底。荷塘人千百年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思想观念跟上时代步伐,特色经营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往日低矮的破旧棚屋变成了一排排崭新的楼房,白哗哗的自来水改变了村民担水、等水、借水的历史,一条条宽敞的油砂路遍布全村,城市公交站设在了村民家门口,花团锦簇的荷塘村已成为游客们玩自拍、发抖音的好去处。
2017年6月28日,邵阳武冈机场通航当天,在这里举办了第三届武冈美食节开幕式,荷塘村第一次“试水”乡村旅游获得成功,文化、休闲、旅游、购物、餐饮等行业不断涌现,带动了村民大赚“风景钱”。
昔日的荒野山村已然成为美丽的荷塘小镇,荷塘村借“机”腾飞,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8月初,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村BA"火了,全网都在讨论这比赛为什么能火、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台盘村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喧嚣过后的小村庄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带着这些好奇,我们前往两千公里外的台盘村,希望能够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襄州区乡村名录程河镇埠口社区曹河村常庄村陈湾村陈庄村程河社区崔营村代岗村邓岗村华楼村李坡村六房村南元村七房村乔庄村三房村上王庄村石台寺村宋庄村苏坡村孙岗村王营村西刘村小吕庄村谢营村张寨村张庄村赵坡村赵营村东津镇茶场村陈坡村淳河村崔胡村打伙村
鸟瞰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堰头垸村“第一网红”周红英(左)和村干部黄志文直播带货。阎家河镇古城村村民在“共同缔造”修建的莲心桥上纳凉。黄土岗镇桐枧冲村茯苓窝,古村落重焕生机,年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7月25日傍晚,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召开塆组
2月10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河滨街道杜庄村顺坝路附近的河道旁,几名钓友停好单车,坐在青草坡上,开始了一天的垂钓。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恶臭难闻的污水河。这条长达11千米的河道沿线有村庄10余个,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水清清的河道及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付国东)3月16日上午,在平桐路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李庄村段的小游园施工现场,10多名施工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在整理微地形和栽植树木——湛河区第39个乡村“路边小游园”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湛河区把生态绿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戴蕾 通讯员 程荣东春风送暖,安陆市烟店镇五言陆色景区,吸引不少人前来赏花游玩。安陆市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引进生态农业项目,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借力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景区化、设计景观化、建设景点化,实现全市313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诗昂 文 朱哲 摄影)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原龙子湖“全国双创活动周”于2015年开办,主会场先后落地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杭州,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以来,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责主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突出重点抓关键,用心施策破难题,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农业+旅游”让村民在“
潍坊市潍城区把县乡道路建设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全面规划、全域推动,实现了与干线公路网互联互通,打通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快捷通道,带动沿线村镇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经过3个月的施工,2019年底,潍城赵
【“同步课堂”:明年覆盖青岛乡村学校】同步课堂让不同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市统一建设740间同步课堂教室,其中农村学校同步课堂教室数量占比80%左右,拥有同步课堂教室的学校总数量占全市学校的70%左右。202